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经贸关系复杂演变的当下,中美经济贸易冲突成为影响世界经济走向的关键变量,引发各界高度关注。为深入剖析这一热点议题,明晰背后深层原因并探寻有效应对之策,拓宽经济研究与国际视野,商学院于4月22日举办“中美经济贸易冲突2.0:原因与应对”专题导论课。本次讲座特邀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丁永健担任主讲嘉宾。

讲座伊始,丁永健副院长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对中美经济贸易冲突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剖析。他指出,中美贸易冲突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经济层面来看,贸易逆差、产业结构差异以及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构成了冲突的经济根源。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存在贸易逆差,部分政客借此大做文章,试图通过贸易战来扭转局面。而中美在产业结构上的不同,以及中国在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了一定冲击,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在政治方面,美国国内政治生态的变化,如选举需求、政治团体利益博弈等,使得贸易政策成为了政治工具。一些政客为了迎合特定选民群体,将贸易冲突作为获取政治资本的手段,进一步推动了贸易摩擦的升级。此外,地缘政治因素以及美国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维护自身霸权地位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美国对中国采取贸易限制措施。

针对中国的应对策略,丁永健副院长提出,中国应在战略上保持冷静与坚定,立足自身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通过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强经济的韧性和竞争力;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减少贸易冲突带来的风险。在战术上,中国要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贸易机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精准实施贸易反制措施,以打促谈,推动双方回到谈判桌前,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

此次讲座不仅让师生们对中美经济贸易冲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正如一位参会同学所说:“丁院长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贸易冲突背后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因素,也看到了中国应对挑战的智慧和决心。”未来,学院将继续举办系列导论课,为学生带来更多前沿的学术观点和深刻的思想碰撞。